我們先來看看幾則新聞
記者爆料 閣員買新聞吹捧政績
王家俊╱台北報導
馬政府就職周年前後,政績新聞遭質疑「買很大」!曾任職《聯合報》記者的朱淑娟日前在部落格爆料,「五一勞動節前夕,C報與U報報導《王如玄 搶救失業大功臣》等新聞,媒體圈都心知肚明是置入性行銷,講白一點,就是某個政府單位『買』了這則新聞。」
置入行銷
新聞局長蘇俊賓昨坦承,政院高層對政府部門這些做法十分關切,他已勸說閣員:「不要搞這麼難看!」知情官員說,各部會年度活動及宣傳預算從三、四千萬元到近億元不等,扁政府時由新聞局統籌集中採購媒體置入性行銷,國民黨去年執政後,由於部分部會「被媒體K得很慘」,並認為與停止置入性行銷有關,於是某些部會把文宣發包公關行銷公司,對方則承諾一年舉辦幾場活動、上幾家報紙、電視,刊登版面及播出時段,置入性行銷隨之復活。
朱淑娟未在部落格點名媒體名稱,但對照當時刊登相關內容的媒體,C報應是指中國時報,U報則是聯合報。
記者稱是「業務配合」
聯合報系發言人、《聯合晚報》社長項國寧昨回應,「各報都有類似(政績)廣告吧!只要很清楚是廣告,就沒問題,至於標示清不清楚,就是界定問題了。」至於報社是否收錢派線上記者採訪內閣官員報導政績,項表示:「指涉不夠具體,我不懂什麼意思!」
《中國時報》執行副總編輯張景為說:「各報都一樣,近來政府廣告可說史無前例的多!這些都是政府做的,難不成行政院也要檢討各部會嗎?」部分記者坦承,在採訪前接到公司通知,這是業務配合新聞(簡稱業配),必須發幾則,並正面報導。
《蘋果日報》總編輯陳裕鑫表示,《蘋果》歡迎政府刊登政績或活動新聞的廣告,但版面上會讓讀者清楚辨識是廣告。如果形式上近似報導體,則會註明《廣編特輯》。而且《蘋果》把記者與業務的角色分很清楚,記者有新聞壓力,不會有業績壓力。
內政部長廖了以五月二十六日找六名老人進內政部關心裝假牙權益,《聯晚》當天即刊兩則新聞、一照片,官員透露,這則就是「業配」,且廖也下預算給《自由時報》,對方註明廣編特輯,廖還動怒「我就是要民眾以為這是新聞,怎麼弄成廣告?」《蘋果》昨致電廖,他請幕僚表明:「不清楚。」
學者:政院欺騙社會
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狠批,馬總統曾簽署不置入性行銷的承諾書,如今行政院「帶頭違反承諾、欺騙社會!實在不應該。」且《中時》、《聯合》在國民黨在野時反對置入性行銷,換黨執政後「拿錢寫政績新聞,如何監督政府?」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莊豐嘉說,政院放任各部會花大把預算置入性行銷,以商業利益操控新聞自由,連親綠媒體都怕拿不到預算,批評力道大減。
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彭懷恩說,藍綠政府都有置入性行銷,如果是純廣告,放在廣告版無可厚非,若是廣告卻以新聞方式呈現,「那是不對的!」民眾黃先生說:「可惡,原來我們看的新聞都是政府寫的,還逼記者下筆。」他說,要辨別置入性行銷很不容易,媒體光講政府好話就得提高警覺。
近來政府遭質疑置入性新聞摘要
5/26《聯合晚報》
內政部 1/4版 阿公阿露假牙:政府補助ㄟ
5/20《中國時報》
經濟部 半版 節能減碳經濟部啟動
客委會 半版 好客設計比賽展現創意
財政部 半版 賦稅大改革 提昇台灣國際競爭
5/20《聯合報》
陸委會、經濟部 半版 兩岸三通連結全球座談,搭配電費打七折新聞
5/13《聯合晚報》
內政部 半版 馬上關懷工作所得補貼,成效獲肯定,搭配行政院長劉兆玄、內政部長廖了以照片
5/01《中國時報》
勞委會 半版 表揚全國模範勞工51人,搭配特稿《王如玄搶救失業大功臣》
資料來源:《蘋果》採訪整理
延伸閱讀: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
........然而讀者每天花10元買這份報紙,是真心相信這個媒體能給他們真相。如果他們知道,這個買賣關係花的還是他們的納稅錢,你覺得他們會怎麼想?新聞的買賣關係,已不單純只是買賣而已。
然而如今的置入式行銷卻進展到「政策辯護」,農民的苦、勞工的痛,通通可以用錢擺平。於是我們來看看民眾讀到什麼:農村再生許農民美麗的未來;失業根本沒什麼好怕的,因為我們有搶救失業的大功臣;再生能源根本不可靠,核能才是最好的能源,減碳、便宜、又安全啊...。
媒體當然可以做生意,她本來也是一個生意。只是,媒體畢竟不同於一般生意,她有社會責任、有報導真相、揭發不法的天職,媒體不是常自許「第四權」?
也因為媒體能給讀者真相、新知、樹立權威報導,所以有人願意付錢買報;當媒體閱讀人口多了,就能吸引企業登廣告。這才是媒體「正常的」生意模式。
當沒人買報、登廣告了,媒體要生存,於是把編業當救命仙丹。生存,為賣新聞找到正當性。
然而這只會惡性循環,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,就愈來愈不能吸引別人買報、登廣告,就要愈依賴賣新聞為生。當監督者、被監督者角色互換,賣新聞這種「皮肉生意」又能做多久?不知報老闆有沒想過,究竟那一種作法比較划算?
對於這樣的新聞你是否感到無力?
對於這樣的政府你是否感到羞恥?
對於你每天接受這樣的訊息,你是否感到羞愧?
前兩個問題,不是個人能力所及,但是第三個問題,卻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替自己,替家人,替小孩所做的。
或許是知識發展得太快速,新聞得來的太便利,漸漸的,大家往往只慣於打開電視、翻開報紙、開啟網頁,便可以按照以往的行為模式去獲得知識、新聞、對這個社會的認識。
但往往我們都被利用了,卻還沒有自覺。
(這跟『被別人賣了,還在幫別人屬鈔票』這一句話,應該有相同的意義)
為什麼你買聯合報、中國時報,就只能看到國民黨及其政治人物的好?
為什麼你買聯合報,就有一頁以上中國大陸的新聞(連世界新聞都沒這麼多,所以我們是同一個國家嗎)?
為什麼你買自由時報,就只會在上面看到威嚴恫嚇與中國交流的禍害?
為什麼你買壹週刊、蘋果日報,卻只能享用兒童不宜的腥羶色照片及文字?
所以,在一份報紙上,享用到平衡國際、政治、統獨的新聞,對現在的我們來說,是天方夜譚。
相反的,若你太過度的信賴(或依賴)一份報紙,在沒有意識沒有抵抗的情形下,你將被他灌輸他的意識型態,你將越來越相信他的報導。
漸漸的,你再也看不下任何不同意見、不同觀點的報導,因為在潛移默化當中,你成功的被他利用了。
於是,你成為了他忠實的顧客,你看不下其他報導,你上癮了!
我討厭聯合報,我討厭在國內新聞看到中國大陸的新聞,我討厭他極藍卻極不平衡的報導。
但我喜歡聯合報的文學副刊,讓我在擁擾的政治中可以悠遊於文字歷史人物間;
我喜歡聯合報記者的文筆,他們的引經據典,讓我時時可以複習國學、成語、甚至習得如何優美的表達文字。
這樣的矛盾同時存在於一份報紙之中,是的,千真萬確。
那他值得我每天花10塊錢去買他嗎?
不值得!不值得!一點都不值得!
以前要不是小辣椒喜歡在報紙上上廁所,我才不會買哩!
(因為她的紙質不會讓油墨和著水溶出來,蘋果跟自由的會)
所以聯合報在我家會出現,完完全全都是因為小辣椒是一個需要尿布的傢伙,
並不是我支持你們把中國新聞放在國內新聞位置,並不是我讚許你們在盲目的誇耀執政黨。
還好現在我已經不再成為幫凶了,小辣椒在我的特訓下,已經不再需要尿布了。
請看延伸閱讀:
我讚許自由時報的觀點,我讚許自由時報堅持台灣本土的觀點。
但我,卻很少看自由的新聞。
因為他的新聞不吸引我、文字不吸引我、故事不吸引我、排版也不吸引我。
我必須承認,這應該也是因為我長期看聯合報的原因。
我也必須承認,這應該也是自由時報迎合他廣大讀者群的原因。
是啊!怎麼可能『全年套當』都講台語的人,你讓他看報紙,還看咬文嚼字、引經據典、寫的白話文跟文言文沒兩樣的新聞勒?
所以自由時報的精髓就是:
白話、白話、再白話。口語、口語、再口語。
不過他最為人詬病的主因應該是,新聞記者的文學深度不夠,寫的文章往往太短,故事還沒看到精彩處就結束了,這樣怎麼吸引人麼。
老師說,文章要起、承、轉、合。你的起承轉合全部六百字內就結束,能有什麼故事性?
所以,漸漸的,為了平衡報導,我往往看蘋果日報跟聯合報。
蘋果日報是一份政治正確的報紙,但是他道德不正確。
就如同聯合報道德正確,但是聯合報政治不正確。
政治、道德,熟輕、熟重?
對我而言,都很重要。
對你而言,
如果你家裡有正要探索這個世界的小孩,
如果你家的政治狂熱份子,
如果你家有對外界新聞政治冷感的宅世代,
那就都非常重要!
如果你家有個正在探索世界是多麼美好的BB,
或者正在牙牙學語的娃娃,
或者正上小學學字彙的小學童,
結果你家的蘋果日報三天一兇殺案,兩天一性侵案的放在頭版,
你要怎麼面對他的好奇心?
『什麼是強暴?』
『什麼是賭博?』
『什麼是童顏巨乳?』
『什麼是姦殺棄屍?』
是像以前你的父執輩一樣,塞住他的嘴巴:
『猴崽子,有耳,沒嘴,不要亂問。』
還是像你以前害羞的母親:
『唉,你很煩耶!等你以後長大就知道了。』
就算長大了,難道,你的長輩會跟你討論這些社會議題嗎?
那這些透過報章雜誌、電視視聽媒體所傳達出給青春的下一代的聳動訊息,
會不會成為他們與社會接軌第一步,
會不會成為他們認知社會的初體驗,
會不會在可預知與不可預知的程度中,誤解了正常的社會,又再次成為社會的負擔?
然而在這裡,
我一點也不想討論媒體的墮落。
即便他們的墮落,已到了眾人皆知的地步。
當新聞倫理蕩然無存卻又無法可管時,
我們往往只能靠自己,靠自己把關報章媒體、電視新聞節目,
讓時時刻刻映入眼簾的電視畫面,不會讓為成年的小孩的『潘朵拉的盒子』,
讓每天每餐吃飯配報紙的你,不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媒體洗腦,
進而思想一元化,非藍即綠,非統即獨,非你死即我亡,進而無法接受社會多元價值,
如果,你無法接納異己的意見,接受異己的存在,
那我們自傲的民主政治,存在又有什麼價值?
那擁有民主政治的台灣,
與毫無自由可言的新加坡,與毫無人權可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,又有何相異之處?
民主政治的可貴,在於政治將不再為少數政治領袖所壟斷;
民主政治的可貴,在於每個人的意見皆可受到重視;
民主政治的可貴,在於你可以不支持執政黨,你可以公開發表反政府言論,而無須擔心你會受到生命的威脅。
這就是民主的真諦。
(然而,公務人員為國家的公僕,若侵害人民之自由及權利者,需依法受法律懲戒,被害人民亦可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)
再回到最初的議題-
新聞從業人員失去了媒體自律、失去了新聞倫理,
當他們所報導的新聞再也不公正,再也不平衡,
甚至成為執政黨置入性行銷追捧自我政績的幫凶時,我們能怎麼辦?
回到民主法治的制度面上
別忘了你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。
你投下你神聖的一票,選出你的總統,
你的總統對你,對全體國民負責。
即使你投票的人選不是他,
他依然對你負責,因為他依然是你的總統。
總統任命行政院長,行政院長任命內閣閣員。
制度上行政院長無須對總統負責,但是道德上行政院長對總統要負責。
(因為總統任命行政院長,你可以不對任命你的人負責嗎?)
再來看看到底是搞出置入性行銷的事情,
統統都是內閣閣員外加行政院長,
統統都是要對我們負責的總統所任命的人選。
所以, 馬總統,你是不是應該對我們負責,跟我們報告,
你跟你的部屬, 到底做了什麼制度上不允許,道德上也不允許的置入性行銷買政績的事件?
如果你對自己在制度上跟道德上都要求嚴格,
請也以同等態度,
對待你的任命的行政院長,及他所任命的各部會首長。
請對我們負責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