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禮記 中庸篇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

言前定則不跲,事前定則不困,行前定則不疚,道前定則不窮

在下位不獲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矣;

獲乎上有道:不信乎朋友,不獲乎上矣;

信乎朋友有道:不順乎親,不信乎朋友矣;

順乎親有道:反諸身不誠,不順乎親矣;

誠身有道:不明乎善,不誠乎身矣。

誠者,天之道也;

誠之者,人之道也。

誠者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從容中道,聖人也。

誠之者,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

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

有弗學,學之弗能,弗措也;

有弗問,問之弗知,弗措也;

有弗思,思之弗得,弗措也;

有弗辨,辨之弗明,弗措也,

有弗行,行之弗篤,弗措也。

人一能之己百之,人十能之己千之。

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白話解:

豫者預也,任何事情,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,沒有準備就要失敗;說話先有準備,就不會詞窮理屈站不住腳;做事先有準備,就不會遇到困難挫折;行事前計畫先有定奪,就不會發生錯誤後悔的事;做人的道理能夠事先決定妥當,就不會行不通了。

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就是教人怎樣做到一個字的。就是預先做好準備,凡是處理任何事情,預先做好各種準備就能獲得成功,不做準備就會失敗,古人曾用四個前定來闡述這個字。

凡是發表意見,在重要場合講話,要先準備好講好講什麼,怎麼講。古人說這叫言前定則不跲(跲讀jia,窒礙)。

凡是要採取某種行動,大至行軍作戰,小到出門旅行,都要預先考慮這一行動中將會遇上什麼情況,做好相應的準備。這叫作行前定則不疚(疚,讀jiu ,出毛病)。

至於要建立一種學說,闡明一個道理,那就更要花大力氣做好周密準備了,論點要正確,論據要充分,論證要符合邏輯,才能使人無可辯駁。這叫做道前定則不窮(窮,盡、受困)。

凡是豫則立,不豫則廢,強調事先的準備,至今有指導意義。有備無患也是這個意思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看完了這禮記 中庸的一小段,我才知道,原來,中文真的不簡單!!

每日一句,加強自己的國學常識,不然枉為講漢語的台灣人啊!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【書稿】正觀中道〈中庸第一〉〈誠謙第二〉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辣椒的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